化工机械系组织召开“理实一体课程开发理念探讨”专题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思想大讨论内容,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化工机械系于12月12日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以“理实一体课程开发理念探讨”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党支部书记季海波主持,学院副院长周秀民参加了本次专题研讨会。
全系教师对本次研讨活动高度重视,与会人员会前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真准备了发言提纲,就“理实一体课程开发”相关话题展开了积极讨论,取得了良好的研讨效果。
化工设备教研室主任孔敏老师作了“浅谈我院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的中心发言,他提出,面对国家实施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吉林省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实施“三动”战略,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形势,专业建设必须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强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石化企业化工设备维修高技能人才需要,进而打造出品牌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并先后对影响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既专业教学团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方法、手段以及学业考核方式与标准、职业培训与鉴定、职业竞赛和社会实践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应意见和措施。
机械制造教研室主任邵永录老师则围绕“《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理实一体课程开发的思路与实施”和与会教师分享了体会,提出了理实一体课程教学过程实施中的改进意见和完善措施,一是要细化学习情境设计,增加子情境;二是要细分理实内容,知行合一;三是要结合现有条件,因材施教;四是工作任务选择采用兴趣教学法。
朱立达老师则从“一体化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和“如何进行一体化教学”两个方面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要减少教学过程中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二是要增强教学直观性,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并从“寻求专业技能载体”、“建设一体化教学中心”、“师资队伍建设”、“编写一体化教材”和“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管理”五个层面对如何进行一体化教学进行了分析。
机械基础教研室陈秀萍老师、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朱丽芳老师、机械制造教研室关兴举老师也分别从“《机械制图》课程实施理实一体课程开发”、“《化工生产装置维修》理实一体课程开发”和“理实结合的课程建设思路”分别阐述了个人意见。
研讨会上,张李铁主任结合“教育规律究竟有哪些”就高等职业教育需融入的五个要素产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实践要素、行业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具体的意见。杨云龙副主任就“职业教育课程观”谈了个人认识。
最后,参加我系专题研讨的周院长对化工机械系组织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针对如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发表了重要讲话,一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专业教学角度教师要深入思考如何进行分级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二是强调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辅助 手段,从专业教学需要角度要把握好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三是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都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解决和突破以往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脱节的现象,如何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